个人基本信息:杨信廷,男,1974年2月生,山东安丘人。博士,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00年7月起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2012年9月-至今),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2012年9月-至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7年1月-至今)。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2002年)、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2019年)、青年北京学者(2020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
主要社会兼职: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面向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农业农村专题专家组成员。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首批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江苏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追溯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智慧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法人代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智慧农业》等学术期刊编委。
职责分工:负责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战略规划研究、学生及博士后管理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运行工作。北京智慧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管理工作。
主要从事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中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农业专家/知识系统与智能决策系统;农产品/食品冷链智慧物流;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智慧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
截止到2021年1月,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科研项目或课题 21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著1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Reviews in aquaculture》、《Food Chemistry》、《Food Control》、《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70篇(其中JCR分区Q1区21篇),成果被引频次超过4000次,单篇最高影响影子达11.077;技术成果先后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排名第2)、201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排名第1)。代表性科研进展如下:
1.果蔬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果蔬生产过程的智能管控,降低果蔬产品农药残留风险,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以设施蔬菜和果树为研究对象,研制了多源生产履历采集设备,发明了一种害虫自动监测设备,建立了一种果蔬病虫害预测模型,开发了基于GAP的果蔬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系统,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保障能力。相关研究工作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2.水产养殖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鱼类异常行为监测及按需投喂,减少因过量投喂诱发的水质恶化,是降低鱼病发生风险、提高动物福利和水产品品质的有效手段。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鱼类行为量化分析及自动识别方法,量化提取了表征鱼类聚集度和抢食度的关键指标,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按需投喂决策模型,与传统投喂率表的方法相比,可以明显降低饵料用量、降低水体中氨氮浓度,提高了养殖水产品品质保障能力。相关研究工作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3.农产品全供应链信息采集与追溯技术研究与应用。
供应链全程信息化追溯体系是国际公认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面向果蔬、畜禽、水产、粮油等主要农产品全供应链,提出了一种基于AES的农产品追溯码分组加密压缩方法,研制了原产地包装防伪设备、车载物流监控终端和条码溯源电子秤,开发了物流配送过程、交易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构建了追溯监管一体化平台,探索并建立了政府主导型、合作社/行业协会和零售企业主导型的3种追溯技术应用模式,技术产品应用范围覆盖了生产企业(含基地/园区)、加工企业、物流企业、批发零售企业、消费者、政府职能部门等主体,为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和2017年第13届天津全运会的食品供应提供了追溯技术支持,相关工作获201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排名第1)。
1.代表性论著
(1)《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杨信廷,钱建平,孙传恒,2016年,科学出版社
(2)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追溯系统信息存储模型与查询方法,杨信廷,王明亭,徐大明,罗娜,孙传恒,农业工程学报,2019, 35(22):323-330
(3)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杨信廷*,钱建平,孙传恒,赵春江,王俊英,台社红,侯彦林,农业工程学报,2008,24(3):162-166
(4)基于流程编码的水产养殖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杨信廷*,孙传恒,钱建平,吉增涛,贾丽,王正英,韩啸,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159-164
(5)A PDA-based record-keeping and decision-support system for traceability in cucumber production, Ming Li, JianPing Qian, XinTing Yang*, ChuanHeng Sun, ZengTao Ji,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10,70:69-77
(6)Anti-counterfeit code for aquatic product identification for traceability and supervision in China, Chuan-Heng Sun, Wen-Yong Li, Chao Zhou, Ming Li, Zeng-Tao Ji, Xin-Ting Yang*,Food Control, 2014,37:126-134
(7)A real-time agro-food authentica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n a novel code for improving traceability credibility, Xinting Yang, Jianping Qian*, Jie Li, Zengtao Ji, BeiLei Fan, Bin Xing, Wenyong Li, Food Control, 2016,66:17-26
(8)Developing a machine vision system for simultaneous prediction of freshness indicators based on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pupil and gill color during storage at 4 °C, Shi Ce, Qian Jianping, Han Shuai, Fan Beilei, Yang Xinting*, Wu Xiaoming, Food Chemistry, 2018,243:134-140
(9)Intelligent feeding control methods in aquaculture with an emphasis on fish: a review, Chao Zhou, Daming Xu, Kai Lin, Chuanheng Sun, Xinting Yang*, Reviews in aquaculture, 2018,10(4):975-993
(10)Food Packag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Future Trends, Jia-Wei Han, Luis Ruiz-Garcia, Jian-Ping Qian, Xin-Ting Yang*,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2018,17(4):860-877
2.代表性发明专利
(1)鱼子酱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ZL 201510536437.1,杨信廷,解菁,孙传恒,刘学馨,陈曦
(2)一种农产品冷链物流车厢电子履历采集与预警装置及方法,ZL 201510104922.1,杨信廷,周超,钱建平,邢斌,吴晓明,范蓓蕾
(3)一种用于水产养殖鱼苗的智能化的暂培方法,ZL 201510126033.5,杨信廷,周超,孙传恒,徐大明,孙祥,梁旭姣,杜晓伟,解菁,赵丽
(4)一种冷却肉中假单胞菌数量预测方法及系统,ZL 201410523076.2,杨信廷,刘寿春,范蓓蕾,邢斌
(5)一种多功能果实纵横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ZL 201410098951.7,杨信廷,陈梅香,李明,钱建平,杜晓伟,李文勇,张勇
(6)一种可自适应夹持的水果贴标装置及方法,ZL 201410422389.9,杨信廷,吴晓明,钱建平,范蓓蕾,杜晓伟
(7)一种电子秤的标定保护机制,ZL 201310204501.7,杨信廷,孙传恒,杜晓伟,周超,解菁
(8)使用采收包装信息关联装置实现采收包装信息关联的方法,ZL 201310224108.4,杨信廷,吴晓明,范蓓蕾,邢斌,钱建平
(9)农产品电子追溯监管码生成方法和装置,ZL 201110344009.0,杨信廷,孙传恒,李文勇,周超,解菁
(10)农产品原产地包装标识生成系统及方法,ZL 201110115726.6,杨信廷,孙传恒,李文勇,周超,赵丽